阅读与写作讲义

阅读的意义,写作的技巧,有道亦有术。有理有据,很有启发。

总序

为什么简单的努力破不了局?这种思维方式,依然是简单的工匠式的。技能教育,接受的再多,也不过是从一种工匠变成几种工匠。

要达到精英的水准,就需要提高综合素质。更有效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,是接受通识教育。

在古希腊,是否接受过通识教育,是区别自由民和奴隶的依据。

人要想成为社会精英,首先要在精神上成为精英,这样才能以精英的方式思考,以主人的态度做事,才能超出常人。

通识教育的本质,即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许多地方,而不仅仅是直接用来做具体的事情。为此,通过通识教育,理解知识的结构化和关联性很重要。

通过学习这些知识,你的思维方法和做事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升。

这套基础通识讲义会包括十类核心学科,分别是:

  • 数学
  • 逻辑学
  • 语文、文学和写作
  • 文明史
  • 自然科学
  • 经济、金融、管理和投资
  • 信息科学
  • 人文地理
  • 音乐和艺术
  • 政治学、哲学和军事

前言

为什么要学大语文

以“理解他人、表达自己”为核心的大语文内容——它比任何一门专业课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。

语文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对人学业和工作的影响上,更体现在对人生活所产生的决定性作用上。

语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:

第一个方面是感受(receptive),包括听、读、观察和理解。

第二个方面是表达(expressive),包括说、写、唱、表述和表演。

从语文的这两个方面来看,都有艺术的待性。既然是艺术,通常会有一个特点:有规律可循,却没有定势。

什么阶层的人用什么样的词汇。

为什么要学习语文。答案就是,如果你想过入一定的阶层,最好就要掌握那个阶层的用语,而这个教育,需要由语文来完成。

人文和艺术素养可以带来科学上原创性的创造力。

本书采用西方大语文的教学方式,强调语文和生活的关系,语文和其他知识体系的关联。

序章

我们都生活在语文中

大语文内涵丰富,它不仅包含基本的词汇,还包括高级的语法、修辞等语言技巧以及表达能力。

首先是词汇,它是语文最基本的元素。

在词汇之上,是语法,修辞等高级的语言技巧。

在语法、修辞之上,是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能力。

策论。

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、表达自己

把握住三个维度的线索,就能学好大语文。

这三个维度分别是读和写、听和说、观察和视觉表达。它们的核心功能,都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、表达自己。

阅读时,我们既要理解作者的思想,也要学习作者表达自我的方法;写作时,我们既要所自我表达充分,也要考虑如何便于读者理解。

”说“是有一套系统性的表达自我的方法。

好的听众不仅会听内容,还会学习演讲者的讲话技巧;反之,好的演讲者也会顾及听众的接收能力。

美国学生的三种能力

第一种是口头表达能力。

第二种是阅读严肃读物、深刻理解作者思想的能力。

第三种是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。

上篇 如何阅读与写作

第 1章 阅读的意义:理解他人

1.1 信息:什么是合格的阅读理解

读懂作者的意思,是阅读;完成形象的重构,是理解。

要做好阅读理解,先要训练自己有意识地进行阅读。

作者如果想有效地传达出自己的想法,需要提供哪些内容要素呢?

在中文里,可以归纳为六大要素,即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发生、发展、结果。

在英文中,可以概括为:when(时间)、where(地点)、who(人物)、what(什么事情,即”发生“)、how(怎么回事、即”发展“)、why(为什么,回答疑问,给出结论)。此外,很多文章还有比较观点,需要再加上一个which(哪一个)。即七个”wh“。

阅读理解其实是一种信息的转换。

1.2 深层:理解作品和文章深意的五个要素

一部好的作品,尤其是文学作品,通常在以下五个方面表现出色:

  1. 结构
  2. 描写手法
  3. 比喻(包括明喻、暗喻和借喻等)
  4. 用词用语
  5. 语气

不仅在阅读时要把握文章的结构,在写作时,也应该先考虑结构,再写细节内容,面不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。一介好的解决办法是:先搭好文章的架子,也就是先确定结构,再填入内容。

1.3 思想:如何读懂作者的内心

合格的读者,除了要懂字面上的基本信息,还要能读出隐含信息。但做到这些仅仅是合格而已,高明的读者还要能理解作者的本意,或者说作者的内心。

专业作者写作的目的一是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,二是要描绘他们的时代和周围的事件。只有了解到他们的意图和思想,才算读懂了。

凡人要在伟大的事业中寻求不朽。

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时刻,在出现之前都经历了长时间的酝酿和势能和积累。

尽早从年轻气盛的机会主义者,慢慢变成一个踏踏实实做准备的人。

从读者的角度来讲,能够通过书中的内容反推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,才算读懂了一本书。

阅读理解到了深层次,其实就是从读书上升到了读人。

学会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作者的内心,也就掌握了清楚表达自己内心的技巧,写出来的内容也会很容易赢得读者的共鸣。

1.4 时代:如何从文艺作品了解一段历史

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学是强调理性和秩序。

阅读的三个层次:

第一个层次是读出作品本身的含义,第二个层次是读出作者的本意,第三个层次是读出作者所在的那个时代。

1.5 品位:如何全面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

进行大量阅读的一个重要目的,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
进入一个陌生领域,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了。

构建知识体系的三步阅读法:

第一步是从阅读”正统“文献或作品开始。

所谓“正统”,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者行业被主流认可的。正统提供了一个基准线。之后的阅读,都是在基准线上做修改。”基准线思维“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论。

建立知识体系这件事的成本其实不在于花了多少钱,而在于时间成本和收益比。无论是对已知还是未知的领域,从正统的观点出发,都是建立知识体系最高效的做法。

第二步是阅读权威的综述文章。

这一步就是对基准线进行修正的办法。

综述文章,基本上会把一个领域最近十年的成就都概括介绍了。想了解各个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综述类文章。

“权威”、“正统”。要有效地建立起知识体系,这是捷径。走正统道路的好处在于,便于和专业人士交流。这一点很重要。

当你读了正统的文献或作品,也看了很多权威的综述文章,就该迈出构建知识体系的第三步了,也就是读一起有趣的专著。

我们需要对正统的知识有所了解,以防把标新立异当作主流观念。

1.6 考试:如何回答好阅读理解题

阅读理解通常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:宏观的和细节的,主观的和客观的。

1.7 速度:如何突破阅读的瓶颈

第一个瓶颈是人脑接收信息的带宽。

第二个瓶颈是眼睛和大脑一同识别文字图像的速度。

提高阅读速度的办法:

第一,调整书本的位置。

第二,学会用语音辅助阅读。

第三,遇到不认识的字,不要停,跳过去。

1.8 层次:如何兼顾阅读的广度与深度

阅读要分层,要兼顾广度和深度,这样才能更有效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。

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
第一类是供浏览的书,也就是你可以快速翻翻,在致了解一下内容的书。

浏览大量书籍,增加阅读量。

第二类书需要细读或者精读的书,我会逐句读完。

第三类是需要典藏的书。

阅读为什么要分层呢?

因为分层阅读是我能找到的唯一可以兼顾知识面、知识完整性和深度的办法。

深度阅读的一个目的,是在把一本书读透之后,用它的内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。

深度阅读的另一个目的是去伪存真。深度阅读要做到两件事:第一,审查每个观点是否有依据,信息来源是否可信;第二,对一些志业的材料,需要做专业的理解,甚至需要专业人士帮助解读,以免自己理解错误。

1.9 欣赏:如何体会经典文学的魅力

深度阅读文学作品,不仅能够体会语言的魅力,还能理解作者真正的思想。

本章小结

阅读是我们建立知识体系的主要手段。阅读的品位决定了我们的水准。通常,最有效的方法是从正统的书籍入手,建立自己知识体系基准线,然后用更新、更高质量的内容作补充。

第 2 章 写作的核心:表达自己

2.1 书面表达:写跟说有什么不同

第一,用词语不同。

想要进行书面写作,积攒足够大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。

第二,表达的结构不同。

口头表达,常常是时间上从前往后,在逻辑上先因后果。

书面表达的结构则有很多种:

首先,可以从前往后、先因后果地写作,即顺叙。

其次,可以先讲结论,再讲做法,即倒叙。

最后,还可以先讲自己要说的道理。

第三,信息方向不同。

第四,逻辑复杂度不同。

口头表达的逻辑比较简单,最常用的是三段论,从大前提、小前提推出结论。

书面表达在论述时常采用的两个方式是层层递进和剧情大反转。

2.2 起步:如何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

一个熟练的书面写作者,需要经过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,再从天天想写到不轻易落笔的两个过程。

如何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:

第一步,随便找一个新鲜有趣的题材,开始写。

任何是个让你感觉“原来如此”或者“原来不过如此”的见闻,都是很好的写作题材。

第二步,突出主题。

写东西最重要的,就是要突出主题。

能记录新鲜有趣的东西,并且突出主题。

第三步,形成具有动感的故事。

一篇合格的作文要有轮廓、细节和故事情节展开的线索。

总结来说,首先,你要有一个整体的看法、态度,这是轮廓;然后,要有支持它的证据,这是细节;最后,这些细节不能以清单的方式罗列出来,而要根据一条条线索展开。

第四步,让读者产生共鸣。

想要达到写作目的,挑选素材很重要。

为了让读者产生共鸣,写作的时候还要看读者是谁,要以读者的认知体系为前提,做到有的放矢。

第五步,形成自己的风格。

这是对专业写作者的要求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简单地模仿某个人的风格,那样很轻易就能让人看出来是廉价的复制。不过,要形成自己的风格,需要了解很多人的风格。

上述五个步骤,可以说是写作训练的总纲。从找到新鲜有趣的题材写起来、突出主题,到形成具有动感的故事、让读者产生共鸣,最后到形成自己的风格,这是一个持续进阶的过程。

2.3 修辞:如何让外行理解陌生的东西

比喻的第一层:用熟悉的事物形容不熟悉的事物,即“由简喻难”

比喻的第二层: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,相似点要直观。

比喻的第三层:要通过比喻产生美感,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。

比喻的第四层:要上升到思想层面,就是要创造一些新概念,浓缩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知。

比喻远不只是为了让表达生动形象、亲切自然,它还是传递思想、方便读者理解的一个重要工具。

比喻是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概念,但这只是达到了传递思想最基本的要求。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印象,通常还需要用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。

多找经典的例子来学习。

2.4 写景:如何寓情于景

寓情于景是描写人心理活动的一个好工具。

如何掌握好寓情于景这种写法:

第一层是采用一些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思维定式。

如季节、颜色、山川河海。

第二层是通过不同人看同一景物时不同的态度,折射出他们的心情和性格。

第三层是在情和景之间建立一个桥梁。

2.5 写情:如何写好心理活动

寓情于景是一种含蓄曲折地表达心情的方式,而更直接的表达方式,就是进行心理描写。

不管什么时候,表达自己的感受都是有讲究的。要向那些文学大师学习。

在文学作品中,心理活动描写大致可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。直接描写是最常用的手法。

间接描写有两种最常见的方式,一种是通过描写行为来表现内心。另一种是借别人的嘴说出来,或者由别人的话产生感触和联想。

2.6 叙事:如何牵着读者走

顺叙的办法讲故事,有三个坑要注意:

第一,要避免写成流水帐。

第二,要避免跑题。

第三,要避免结构散掉。

相比顺序,倒叙是一种难度更高的写法。

顺序写法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“是什么“上。倒叙让读者把注意力放在”为什么“上。

叠叙,逻辑上前后穿插交叠。

如在做汇报时,如果要汇报一些遇到的麻烦和困难,我也会采用这种方式。先把坏消息告诉大家,然后讲原因。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,最后我会给出解决办法,也就是用所谓的好消息把故事推向高潮。

2.7 技巧:如何让文章更有魅力

第一,设置悬念。

提出悬念,又解开谜团。

比较常见的悬念是期望式悬念,它建立在对读者不保密的基础上。

在论文写作中,经常要做比较,就是安排对立面,勾起读者的兴趣,让他们想知道到底哪种方法、方案、观点更好。

比期望式悬念更吸引人的是突发式悬念,它是依靠对读者保密,通过使人大吃一惊的情节,让人发出”原来如此“的感叹,以此达到效果。

第二,有张有弛。

高明的写作也要懂得把握节奏,有张有弛。

第三,管中窥豹。

指的是通过一个细节把全景讲清楚。

第四,点睛之笔。

一是善于总结作品的内容,最好能用一句带有”标语性质“的话把自己要说的内容总结出来。

二是要考虑读者的心理和知识背景,考虑说什么话能让他们有所触动,最好是替他们找到一句话,把他们思考了很久但是想不透彻的疑问一下点清楚。

第五,反讽手法。

2.8 实践:我是怎么写出畅销书的

写文章是两个人的事情,不仅要表达好自己,还要理解读者的心理。

注重结构和逻辑,而不是文采。

记录一两个主题——对于日记来讲,写什么比怎样写更重要。

任何时候,内容都比形式重要。

一篇文章的口气和用词要保持一致,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显得更专业。

化繁为简,参照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和《人类的故事》将几千年的文明史切成三十二个片段,通过这三十二个片段折射出历史的全貌。这个办法也就是前面讲到的管中窥豹。

第 3 章 日常实用写作

3.1 日记:如何用日记提升写作能力

写好日记的第一要素,是在每天动笔之前搞清楚写什么和不写什么,这比怎么写更重要。

值得写的三类内容。

第一类是工作日记。

工作日记更大的作用是帮助自己总结得失。

写好工作日记,既是为了让自己同样的错误不犯两遍,更是为了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。

第二类是读书的心得和收获。

通过阅读获得三个层面的收获:对全书轮廓的了解,对书中一些细节或者知识点的了解,以及对作者写作技巧和手法的了解。

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写下来的另一个目的,是防止记信一堆似是而非的信息。

第三类是自己的特殊的经历,特别是失败的经历的感受,以防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痛。

日记该怎么写,主要有三个要点

第一,要过滤出哪些内容值得写。

每天的题材可以变,但是只写一件事这个原则不能变。(更专心地写好事情)

第二,要带着目的写,每周做总结。

将一部分总结直接按照论文或者书中段落的形式写出来,而不仅仅是用只有自己一个人看得懂的形式写。

每周做总结,很容易发现就能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上的漏洞。

第三,日记要真实。

日记,无论是工作日记、读书心得还是对特殊经历的记录,都可以从三个方面提升我们的语文水平。

首先,观察能力。

其次,分析能力。

最后,表达能力。

3.2 邮件:如何写好工作邮件

想要写好一封工作邮件,最重要的不是怎么写,而是弄清楚什么该写,什么不该写。“三写四不写”:

第一,不想留底的内容不要写。

第二,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内容不要写。

第三,负面的内容,特别是气话,不要写。

第四,一次讲不清,需要反复讨论才能搞清楚的事情不要写。

下面三条,是工作中尤其该写的。

第一,需要留底的话一定要写。

第二,必须写而大家又懒得写的备忘录一定要写。

不妨主动承担这项任务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:第一,是让部门里的人,特别是上级关注到自己,因为他们其实需要这样一份留底的书面材料;第二,能站在整个部门的角度想问题。

第三,重要的通知和安排一定要写。

写邮件时,表达自己、影响别人的四点技巧:

第一,简要清晰地说明发邮件的目的。

第二,一封邮件最好只讲一件事,几件事要用几封不同的邮件讲。

这个原则对写邮件来讲至关重要,但很多人意识不到,这是由今天的工作方式决定的。

第三,写邮件也要像讲故事那样吸引人。

比较有效的技巧是层层递进,甚至可以用一些标记来强调邮件内容的层次,比如圆点、星号等。故事讲完,一定要有结论,邮件不需要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。

第四,主观感受的表达要视收件人而定。

如果收件人是一个人,或者是一群利益一致的人,你可以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。

如你在协调两个部门的关系,就应该避免加入主观感受。

总的来讲,一对一邮件可以增加主观感受,使工作关系不那么冷冰冰;一对多的邮件就要少引入主观看法,以做到客观公正。

想写好工作邮件,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,尽量一封邮件只讲一件事情,要写得吸引人,还要注意根椐收件人的不同来决定是否加入主观感受的表达。

3.3 简历:如何写好简历

一个人无论是求职还是晋升,成功率和简历的质量都是强相关的。

写简历的四个忌讳。

第一,切忌把小成绩当大成就夸。

第二,切忌把别人的功劳当自己的夸。

第三,切忌平均用力,没有亮点。

不要把金子埋到沙堆里让人去找,面是要把沙子先掉,让金子更耀眼。

第四,切忌用PPT写简历。

简历应该怎么写?六个要点。

第一,搞清楚写简历的目的。

第二,要分清楚资历和能力的差异。

一份好的简历,要通过自己做过的事情体现自己的能力,特别是显示出自己比同龄人、同职位人能力更强。

第三,强调效果胜过强调水平。

对一个公司来讲,需 要的是大量能带来效果的员工,而不是头顶光环的员工。

第四,保持一致性和向上的趋势。

简历中要呈现出一种表现稳定,而且逐渐向上的趋势。

如果是针对这次的提拔和晋升,上次晋升前的功绩就清零了,因为那些功绩在上次的晋升时已经被用过一遍了,这美人鱼只会看从上次晋升到目前这一段时间里的成绩。

人不能把人生第一份功劳用一辈子。因此,在简历中需要讲这样一个故事:我在求学和职业中一直在进步,成绩越做越好。如果把一个人的表现按照时间顺序画出来,最好的情况是呈上升趋势。

第五,注意用词。

关一用词的一个细节,就是在简历中要多用名词,少用形容词。

第六,切忌篇幅冗长。

职业目标和与具体职位有关的技能、成绩是不能漏掉的。

3.4 评论:如何写好评论

第一类评论:写推荐序和对某个人的全面评价。

第二类评论:一般性的评论和对某个人具体的评论。

从四个方面来谈谈第二类评论的写法。

第一,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。

第二,要看到被评论对象独特的地方,特别是其他观察者看不到的地方。

第三,非凡的结论要有非凡的证据。

前两个原则都是在强调评论的独特性,一个是从写作者的角度讲,另一个是从被评论对象的角度讲。但是,这两个原则切忌使用过度、直极端面 ,否则就变成哗众取宠、以偏概全了。

第四,要谨记三七分配原则。

用30%的篇幅描述轮廓,然后用70%的篇幅写一个侧面。

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写负面评价。

如果不得不写,又不愿意写很正面的评论,通常有两个办法。一个办法是,写得不温不火,这样其他人读起来就能感觉到你的态度。另一个办法是,用反转手法,先从正面肯定,最后写一点和大家不同的看法或者负面的评论。

概括来讲,写评论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角度,找到其他人没有观察到的事实,非常的结论要有非常的证据支持。在有限的篇幅内,要平衡轮廓和细节的占比,给细节70%的篇幅会让你的评论更精彩。最后,发表负面评论,一定要慎之又慎。

3.5 论文:如何写好论文

论文类写作是对自己做的创新类工作的汇报;报告类写作是对客观上已经存在的,通常是别人做的工作的分析和总结。

写论文的的技巧。

第一,要重视研究综述。

写综述的目的不仅是引出问题,也是表达对前人和同行成就的认可。

第二,要重视呈现研究方法。

第三,要重视比较工作。

第四,要为 N + 2 指明方向。

写论文中有三件事一定不能做。

第一,过分拔高自己。

第三,故做惊人之语。

第三,一些次要的、相关性不强的工作,根本不需要写到论文里,因为这反而会读者更糊涂。

3.6 报告:如何写好报告

综述报告的要点。

第一,综述报告要关注不同水平的读者。

第二,综述报告的覆盖面要全。

论文强调的是重点突出,而综述报告要求覆盖面全。

第三,综述报告特别强调内容的对等性。

报告中呈现的要点,需要在同一个层次上。

报告写不好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忘记了对等性原则。把不同层次的内容放到一起写,会让听众和读者感觉非常混乱。如政府的工作报告,里面的主要内容都符合对等性原则。

第四,综述报告不重过程,只重结论。

研究报告的四个要点。

第一,研究报告的分析要中立、客观、到位。

第二,研究报告要做好横向和纵向对比。

第三,研究报告要注意证据的充分性和数据的规范化。

非常的结论要有非常的证据支持,这点对研究报告来说同样重要。

第四,研究报告要对数据做解读,甚至做可视化处理。

研究报告的结论和结论的合理性最重要。

概括来说,综述报告要关注不同水平的读者,内容上争取全面覆盖,讲究内容对等;研究报告则更注重对比,注重数据和证据,还要对证据进行分析。善于写报告,你就会变成更专业的人。

第 4 章 听和说的艺术

4.1 听的艺术:如何高效、高质地接收信息

第一,做一个有效率的听众,自己要有所准备。

对于一次性的报告,就需要先了解报告的大致内容,以及听这次报告的目的。带着问题去听,效果就会好很多。

如果有非常想了解的内容就去听。听到那部分内容就算达到目的了。

第二,要预判重点和关键点。

重点是说话人想传递的主要信息;关键节点是报告中所有结论都绕不过去的环节,没有听懂关键节点,就听不懂后面的内容。

讲报告时需要结构式地分解自己提供的干货。

听报告时,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中的一个:

  • 能否学到新方法或者了解新的知识;
  • 能否听到感兴趣的结果;
  • 能否学到分析问题的过程和逻辑;
  • 能否学到做报告的方法(事实上,我的口才就受益于听了很多报告)。

第三,适当做笔记。

可以向老师或者报告者要讲义或PPT,拍照等。

做笔记主要是为了两个目的,一方面是记录下自己非常有感悟的重要之处,另一方面是记录下不懂之处,特别是接下来要问的问题。

遇到不明白怎么办?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问。

第四,通过提问搞懂没有听懂的地方。

问题不过夜。

提问还有一个目的,就是衡量所听内容的可信度。

第五,找出报告者打马虎眼的地方。

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?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,就是提问和讨论。

报告人会打马虎眼,或者发表一些带有非常明显的主观倾向的观点。我们就需要通过提问找出对方的问题——是否夸大了结论或者隐藏了条件,是否在推理中加入了不适当的主观假设,等等。

在上述方法中,最核心的是做一名主动的听众。

4.2 说的艺术:能说、会说的背后有什么秘诀

表达出来,让自己和全组的工作受到认可。

打磨汇报材料,设计好每张PPT结束、轮换时的停顿、过渡等等。多次修改,多次预演。每次讲的内容背的滚瓜烂熟。

做报告时,即使不能把内容背得滚瓜烂熟,至少也要把讲的内容写到纸上,这样最不济还能拿出来照着念。

好的口才不是天生的,而可以训练出来的。

4.3 口头表达:怎样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

明确一件事情,就是无论怎样讲,都要以对方接收到自己的信息为目标。

克林顿的表达方式,总是以平静、有节制的语调,去夸自己过去几年最主要的成绩。平静而有节制的讲话的方式很重要,因为只有那样讲,大家才会相信你讲的内容。克林顿还善于抓信对手的逻辑漏洞,巧妙地把矛头对准对方。不过在批评和挖苦对方时,要用风趣的但不庸俗的语言,不能直接攻击对方。

为了让口头表达达到预期的效果,需要从讲知人自身以及听讲人角度这两个方向刻意训练自己。

首先,站在讲话人的角度来讲,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讲什么、不讲什么。讲的内容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,主题之下要有清晰的侧重点。“四讲四不讲”原则。

第一,最重要的主题讲,其余的都不讲。

不妨把要讲的内容列一个清单,然后删除次要的内容。删到不能再删了,就差不多了。《论语》中,孔子一次也只讲一个话题。所以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比孔子还能讲,不要觉得自己能同时讲好多个话题。

第二,能讲清楚的讲,讲不清楚或者太花时间的不讲。

做学术报告的原则——永远不要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,讲那些需要花很长时间解释且容易引起听众疑问的结果,即使这那个结果在你看起来好得不得了。

第三,自己的独到之处讲,别人都有的东西不讲。

向上级申请资源,找一个别人没有的理由,而不是最重要的理由,这样做的效果也可能会好一些。

第四,对自己和对方有利和话讲,对自己和对方没有好处的话不讲。

怎样提高口头表达能力。三个要点:

第一,口头表达要有对象感。

跟写书、写新闻报道不一样,口头表达是对特定对象说话。以一种对方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,比用自己觉得最精彩的方式讲效果好得多。

第二,口头表达要有吸引力。

如,讲故事、类比和对比是最简单、最常用的增加讲话吸引力的方法。

《孟子》一书,以故事开头,但是最后总会把话题引到他想讲的道理上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,听到和自己的生活场景类似的内容,就更容易接收信息。

有对比才有高下之分,因此在口头表达时,多做对比,听众的印象才会深刻。

第三,口头表达要掌握节奏。

从信息论的角度讲,要想让信息传输过程中没有损失,就需要增加一些冗余度,也就是一些废话和重复的话。

讲话的时候刻意留一些悬念,引起听众的好奇甚至是提问,再以解答疑惑的方式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,对方就会觉得是自己挖掘到的信息,而不是被灌输的。

4.4 内容再呈现:如何让表达效果最大化

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,做好内容的再呈现都是非常必要的。

我们需要明确,报告是以口头表达为核心的,PPT只是提供辅助信息,不能喧宾夺主。防上下陷入四种做PPT的误区。

误区一,PPT过于花哨或过于复杂。

误区二,PPT有太多文字。

PPT中一定不能有长句子,更不能有大段的文字,除了引用名人名言。

误区三,PPT就是讲稿的摘要和内容提纲。

PPT和讲稿应该是互补的,对于同一件事情,PPT从一个视角展示内容,讲话者的语言则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。

误区四,PPT的数量太多。

PPT的数量不要超过讲话时长(分钟计)除以二得到的数。比如,讲三十分钟,准备十五张PPT就够了。

内容的再呈现要符合人接收信息的基因。

用相对多少或大小的数量词给读者一个大致的概念。无论是口头表达,还是书面表达,都需要对内容进行这样的再呈现,而不是直接给出原始的内容。

内容的展示需要根据读者和听众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
小结

听和说是相互影响的,学会听别人怎么说,可以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;反过来,站在听众的角度多想想,也可以让自己说得更精彩。


20200131220947.png

0%